警示牌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警示牌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曾国藩告诉李鸿章和洋人打交道记住这四个字就够了-【资讯】

发布时间:2021-08-03 07:21:56 阅读: 来源:警示牌厂家

李鸿章是曾国藩非常看重的一个弟子,也正因如此,曾国藩处处压制李鸿章,并非为了打压,而是为了教育和引导,期望日后李鸿章能够有一番作为。

在之前分享的故事里,曾国藩曾就吃饭迟到这件小事,教育李鸿章待人要“诚”;也曾因李鸿章性格暴躁,传授他《挺经》,教他做事既要谦逊,又要“挺”身而出。曾国藩无时无刻不对李鸿章进行指示和教育,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目中无人的毛病,对塑造其日后的性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不过,有读者对此提出了疑问:李鸿章后来搞了那么多年外交,结果就是割地赔款求和,既然曾国藩教育水平这么高,怎么不教教李鸿章怎么办外交?

实际上,曾国藩的确有教过李鸿章怎么搞外交。

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之时,中国的洋务运动才刚刚开始,与洋人之间的很多外交活动,都是曾国藩负责的。“天津教案”发生后,曾国藩因屈辱求和,被朝野上下所非议,不得已退居二线,让李鸿章接替了自己的位子。

李鸿章上任后,曾国藩给他写过很多信,传授他这么多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,这些信件一直保存在李鸿章府中。李鸿章死后,其幕僚吴汝纶将部分信笺记录了下来,让这些文字得以重见天日。

有一封信笺是这样的。

“阁下向与敌以下交接,颇近傲慢,一居高位,则宜时时检点。与外国人相交际,尤宜和顺,不可误认简傲为风骨。风骨者,内足自立,外无所求之谓,非傲慢之谓也。”

原来,曾国藩虽一直教育李鸿章,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李鸿章对上位的人恭敬,但对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依然趾高气扬。因此曾国藩着重告诫他,如今身居高位,行事更应谨慎。而与外国人打交道,更不能看不起他们,应该和顺地对待他们。

曾国藩这番话,告诫李鸿章不可傲慢是正确的。但是曾国藩似乎还是用“夷狄”的眼光来看待洋人,他告诫李鸿章要对洋人和顺,观其言下之意,就是认为洋人是“敌以下”,是地位不如他曾国藩和李鸿章的人。

另一封信,是这样说的。

“夷务本难措置,然根本不外忠信笃敬四字。笃者,厚也。敬者,慎也。信,止是不说假话耳,然却极难,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,今日说定之话,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。”

还有一封信。

“为将帅者,虽内怀勾践栖会稽、田单守即墨之志,而外却十分和让。为中国军民者,则但有和让,更无别义。”

曾国藩的外交秘诀有没有道理呢?曾国藩强调“忠、信、笃、敬”四个字,对人要讲信用,这用于治军作战、待人接物之上,确是金科玉律。但用在锱铢必较、寸土不让的外交桌上,就有点过于迂腐了。

洋人的外交原则,乃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作为一名合格的外交官,是需要根据形势利害的变化,来不断调整外交策略的。洋人外交尚且不拘泥于信义,而自己说定的话却不能改变,会让国家的外交工作陷入被动。

另外,曾国藩让李鸿章要学勾践和田单,无非是在外交上遭遇困境时,要忍一时之气,卧薪尝胆以图东山再起,表面要表现出和让的态度。而对于普通民众,则更应该教导他们对洋人和让,不能让他们起任何仇外的心思。

总体来说,“让”这一字,是曾国藩的守身之术,在办理“天津教案”时,他也践行了自己的这条原则,虽是出于避免挑起战火的好意,但对洋人太过软弱,反而刺激了洋人侵略中国的野心。

后来甲午年和辛丑年,李鸿章与外国人谈判,正是继承了曾国藩所提倡的外交准则,忍下了一时之辱。但危机平定后,清政府却没有卧薪尝胆的勇气,仍是得过且过,所谓一雪前耻就更无从谈起了。

曾国藩本人不擅长外交,因此他想要在这方面指点李鸿章,对提升李鸿章的外交能力,其实并无多大助益。

宝宝积食不吃饭怎么办

儿童拉肚子肚子痛吃什么药

跌打扭伤怎么能好的快

宝宝健脾胃吃什么好

大面积脑梗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