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示牌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警示牌厂家
热门搜索:
成功案例
当前位置:首页 > 成功案例

CNNIC:“互联网+”国策驱动下,如何推进农村电商产业 - 互联网数据资讯网-199IT - 中文

发布时间:2022-06-21 00:16:01 阅读: 来源:警示牌厂家
CNNIC:“互联网+”国策驱动下,如何推进农村电商产业 | 互联网数据资讯网-199IT | 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-199IT

2015年5月,继“互联网+”战略提出后,商务部出台《“互联网+流通”行动计划》,将“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,培育农村电商环境”作为重点任务,明确提出:继续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,打造一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。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开展面向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、网络及渠道建设。“互联网+”系列国策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,在此基础上,农村地区如何利用国策推进农村电商产业呢?

通过“领头羊”示范作用带动周边人群,共享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。农村地区是特有的熟人社会,有利于“领头羊”发挥示范效应。鼓励一部分人率先进行电商创业,摸索出成功模式和致富经验后,很容易在农村社区内进行扩散。借助大范围的复制推广,由先富带动后富,形成集群效应。这种集群效应可以使村内和周边资源得到共享,聚集到一起发挥规模效应,进而形成区域性的比较优势。

借助“电商下乡”,利用大数据、形成规模效益解决物流问题。农村地区地广人稀、需求分散、冷链物流落后,物流成本居高不下,成为电商发展的瓶颈。随着“电商企业下乡”,农村地区可借助其平台和物流配送体系并与邮政网点合作,建立农村物流配送服务站,发展电子商务。在此基础上,倘若农村电商能够发挥集群效应,将分散的需求聚合在一起,形成规模效应,再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物流人员配置和运输线路,即可大幅降低物流成本。

充分利用农村人群经验和特征,结合互联网使用程度进行标准化分工。CNNIC《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数据显示,截至2015年6月,我国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64.2%、30.1%,相差34.1个百分点。虽然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,但是通过标准化的分工协作依然可以从事电子商务。老人和不懂互联网的中年人可以从事生产、加工等以经验和劳力为导向的工作,年轻人可从事电商前端的营销和后端的客服工作。随着“淘宝村”模式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就业助力农村电商的发展。

寒假H5模板
圣诞节H5模板
冬三九H5模板
其他H5模板